1,色质是玉的自然属性。一块唐代玉器,无论是“传世古”还是“出土古”,经过岁月的抚摸和水土的侵蚀,必然会留下种种色质的印记,从而为鉴别唐代玉器提供了最可靠的依据。这里广东中正珠宝鉴定有限公司说的“色质”,色即沁色,质指玉质,而沁色通常会成为一块唐代玉器的重要鉴定标准。
2,利用火烧、生石灰埋烧、貌似钙化的原石等作伪的,鉴定起来相对简单,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生硬、死板,无入土特征,盘玩时无明显变化。
3,唐代玉器很少具有和阗玉那样的质地,在实际收藏中,一件质地不错的三代唐代玉器,还是要有比较高的纯净度,也就是说质地内含的杂质要少,表面的颜色变化要小,各种瑕庇异色少或不明显。在战国及其以前的传世唐代玉器中,大部分玉质的纯净度较低,内含杂质多而明显。纯净度偏低是三代唐代玉器材质上的一个客观事实,尤其对于一般广东中正珠宝鉴定有限公司的收藏者所能见到的普品来说,低纯净度的唐代玉器几乎占百分之儿十以上。
4,玉的表层沁色有其内在的原因,质地疏松、多孔缝隙的玉材比致密玉质有更大的表面积,经科学实验测定,表层透闪石(属链状硅酸盐矿物)基本次生变化成滑石(图13)(属层状硅酸盐矿物)而比链状硅酸盐矿物有更强的表面化学活 性,这将加速表面吸附和表面化学反应。埋藏于潮湿偏酸性土壤中长达数千年的唐代玉器,一方面自身材料中的活跃元素(主要为钙,包括杂质矿物方解石和透闪石次生成滑石后的剩余钙)会溶失,另一方面土壤中的元素及有机物也会吸附于唐代玉器表面。表面较内部的铁含量增高并呈红褐色者,应为表面吸附了铁并生成赤铁矿和针铁矿所致,滑石粉片晶之上浮有针、柱状晶体(用40倍的放大镜可清晰看到),黑色表皮含铁比内部高,并且出现的元素往往与有机物相关,在红山唐代玉器黑色皮壳的检测时,检测到30多种不同的化学元素,由此可初步推断黑色的表皮应该是腐殖质类的有机碳引起的(人工沁色的化学元素往往比较单一)。一些唐代玉器的表层有绿色沁,(图15)这是铜器和唐代玉器同时埋藏形成的。竹叶状纹和草叶纹应是斜黝石在玉表滑石化后显露出的特征。蚂蚁脚及霉点,在玉表层的出现应是含色的矿物或有机物沿玉的缝隙沁入而未与玉质发生交互作用的现象。
5,在中国唐代玉器制作工艺史上,每个时期唐代玉器都有鲜明特点,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艺术风格。而且,每个时期既有成熟的艺术,又有不成熟或成长中的艺术。熟悉各个时代、各个地区的唐代玉器工艺水平是鉴定唐代玉器的先决条件。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看一些唐代玉器理论书籍,而且还要多看唐代玉器图录及博物馆、收藏家的实物资料。另外,还要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列宁说:“对任何一个历史问题的研究判断、结论,都必须把这个问题放在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和社会文化中去考察。”技术水平不等于艺术水平,有时技术水平达到了,艺术水准却达不到。古代唐代玉器成熟的艺术是当今难以仿制的,那些艺术水平高的唐代玉器更难仿制。比如汉代玉人、玉马、玉兽类,特别是圆雕作品,那种圆润、饱满、流畅的线条,迄今仍极难仿制。可以说,越是技术含量高的大件作品、圆雕作品、器型复杂作品,越容易鉴定。原因是仿制难度大,容易留下破绽。
6,唐代玉器由于埋藏环境的不同,气味也会不同,大多出土唐代玉器器都会存留有墓葬味、土腥味,哪怕就是传世唐代玉器它也会存有“传世”味。通常鉴定方法是用清温水,用水点湿唐代玉器,可嗅出气味;但此种方法仅 限于新近出土或近期出土的唐代玉器,对于鉴别那些伪造出土唐代玉器特别灵验,它们不仅没有墓葬气味,相反,有种刺鼻的化学气味或单纯的土气味。上述鉴定方法需要我们多实践、多对比积累,才会获此经验。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凡未经清洗过并带有泥土杂物的唐代玉器,不论其早晚出土,必须有墓葬味,用水一浸或呵气就可嗅其味,反之必假无疑。
7,以制作工艺为着眼点辨别真、伪唐代玉器,要熟悉、掌握历代唐代玉器的主要制作痕迹诸如砣痕、线切割痕、钻孔(桯钻和管钻)、抛光、打磨等特点。从唐代玉器的线条、镂空处、轮廓边角、钻孔内壁以及器物的背面(沙面)等部位进行观察对比,得以去伪存真。以砣痕为例,砣具在历代唐代玉器制作工主要应用于碾琢线条、切割开料、开窗镂空等工序之中。老砣工碾琢出的线条大多自然顺畅,呈两端尖浅、中间宽深状。阴刻线条边沿两侧没有崩碴,槽底呈现出磨砂状。部分粗工会有重砣、岐出、过界的现象。而现代伪唐代玉器的阴刻线边沿两侧往往出现均匀崩碴,槽地干涩且有毛道。此外,在唐代玉器嵌饰的背面以及窄长条状镂空处亦常能见到由细密、匀称,向外做离心推进的多条圆弧构成的半圆形磨砂砣痕,这是大多数现代伪唐代玉器上所不多见的。